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唐·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烟水茫茫芳草齐,斜阳花外西。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记得那年花前月下,深夜时分,初次遇见谢娘(此处代指心爱的女子),水堂西面画帘低垂,我们手牵手暗中约定了彼此的心意。
如今却满怀惆怅,频频极目远望,江南江北的道路都是那么遥远,烟水茫茫,芳草萋萋,夕阳斜照在花丛之外,向西沉去。
释义:
这首词通过回忆与心爱女子在花下的初次相遇和如今的离别相思,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
赏析:
上片写回忆中的美好时光,以“记得那年花下”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深夜初识谢娘,水堂西面画帘低垂,携手暗相期,这些细节描写生动而细腻,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
下片则转而写如今的惆怅和相思之苦,词人频频极目远望,却只见江南江北路迢迢,烟水茫茫,芳草萋萋,夕阳西下,这些景物描写不仅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离别心爱之人后,独自面对茫茫烟水、迢迢路途时,心中涌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而创作的,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纷争,他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荷叶杯》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