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院益凄清,中庭聊偃仰。上一句是什么?

知文10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长

唐·杜甫

空院益凄清,中庭聊偃仰。上一句是什么?

梧桐叶落秋声急,空院益凄清。

中庭聊偃仰,风露入帘轻。

月转星河淡,云舒夜色明。

愁多知夜永,坐久觉寒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中纷纷落下,空荡荡的庭院显得更加凄清,我在庭院中央随意地或躺或坐,感受着微风和露水轻轻拂过帘子,月亮转动,银河显得黯淡无光,云朵舒展,夜色变得明亮起来,心中愁绪万千,感觉夜晚格外漫长,坐久了更觉寒气逼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庭院中的凄清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首句“梧桐叶落秋声急”点明了季节和氛围,空院益凄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中间两句“中庭聊偃仰,风露入帘轻”则表现了诗人在庭院中的孤独身影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后两句“月转星河淡,云舒夜色明”以及“愁多知夜永,坐久觉寒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时间的漫长。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氛围,如梧桐叶落、风露入帘、月转星河等,都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诗人也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愁苦和孤独,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流离的时期,当时,杜甫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困顿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愁苦和孤独,通过描绘秋夜的凄清景象和自己在庭院中的孤独身影,诗人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